夏蟲不可以語冰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

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我有很多朋友聽我講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講話聲音越大,說的更直接些,凡是聲音最大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懂的人。

如果真的懂,講話聲音那麼大幹什麼呢?

後來我們讀《莊子》的話,才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

你跟夏天的蟲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
   


報長的話:

對有些人來說,秀才碰到兵是有理講不清,與其和對方爭辯,不如省點口水表面認同私下譏諷。

但若不爭辯堅持正理而屈服,是否又會增長對方的無知,讓對方日後對自己的想法更堅信不移?

甚至,日後在和他人爭辯時,還會拿孔子來當背書…連孔子也認同我所說的話,你又懂什麼,憑什麼反駁我。

若該人只是一介平民無甚影響力也就罷了,若該人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甚至擁有權勢,那麼,被影響者又何止千萬人,錯誤的資訊更會因此而散揚出去。

所以說,在處理人的問題時,要因人而異,而不是同樣的辦法都適用於全部的人。   

***************************************************************

我在臉書上看到這一則

想寫寫心得

在自己的現實生活裡,我經常為這問題感到困擾

我發現自己從無所謂笑笑帶過到越來越不能忍受而正面衝突

接著跟身邊人抱怨發牢騷

發展至能不對談就盡量避開....

我實在無法接受自己年紀越長,處理事情卻越低能逃避的作法

雖說原本就沒智慧了

但也不致於被他人惱怒到影響情緒這地步才對

但偏偏我就是無法突破這關卡

(這若是玩遊戲,是不可能有晉級的機會! 對吧!哈...)

 

不過因為這一年多來因為跟著老大工作而離開家300里

能相處的時間沒以前多

身心衝突真的少很多

雖說如此

每當跟夏蟲對話時

我還是會禀持著說出自己已認知的知識,並提出疑問討論的方式

因為我發現夏蟲常會說一句話:"這是XXX說的,不是我說的,不信你問他"

他會找別人背書來肯定剛剛自己說的話

而事實上

他的邏輯混亂到常把別人的話拿來自我說文解字一番

往往把真正的含意弄得令人啼笑皆非

(我怎麼知道?我人在當場,都看過這種狀況了,而且是層出不窮阿)

對他而言,事情不需求證

以口相傳不以眼見為憑已是固定生活模式

 

其實若是小事或笑話真的無傷大雅

但若是關名譽或個人隱私

真的很不ok

畢竟沒有任何人喜歡不經意的從他人耳中聽見自己的是非

而且是"是是而非"的是非

and是累積的

 

我何必花時間在部落格裡寫這些感觸?

就是因為真的很有感觸

並且

漸漸的

我發現自己的EQ被拉到同一水平了

(我看我根本就是潛力被挖掘出來了吧><")

 

當然

我還是得敬重長輩

即便每次對話的跳tone都令我抓狂

但他畢竟是生下我心愛的老公的把拔

沒錯~是公公

哈哈哈

 

他是個一直到這年紀都可以維持"沒心眼"地聊天說話

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得到的

(現在連小學生都很會看臉色說話了說)

這般的赤子之心

在我心情美麗時可懂得欣賞

ㄚ若是沒止境的蔓延不懂停損地發揮

我可真的心情不美麗了

 

要說真有"直腸子"這件事

我是不會懷疑他身體真有這種構造的

哈哈哈哈哈

 

說實話(但要是事實嘛)是好事是優點

但可以選擇不要講(問題是他藏不住話)

而不是不看場合得罪人後

一貫地找臺階說自己是老實人

還怪人沒度量

這樣一再給身邊人添麻煩不肯悔改

實在很難相信是發生在一個60幾歲的人身上

 

以前我會跟老大說"不要這樣跟自己爸爸說話"(他EQ再好也會被激到)

後來我發現

是他自己的行為導致這種現象

兒子經常訓老爸

很鮮吧....

而後多年來我發現

這是一個循環

因為你很難使一個活了60年堅持用自己的方法過日子的人改變什麼

因為比起別人

他只看得到自己的受傷

並花幾十年時間不停跟人訴說

對於自認的委曲無法釋懷

 

說了這麼多

人並不是完全無優點的

他很守本分(ㄟ!男人耶!!是稀有動物的寶阿)

他會分擔家務(有幾個男人可以且願意做呢?)

他很喜歡跟小孩玩(比起只跟線上遊戲玩的男人強多了!對啦!他是不會電腦)

他不會大男人耍威嚴(男人最該死的就是自恃是"男人")

 

 

吼~

我這樣會在結尾搓湯圓的個性也是優點啦!

(當然要補一下自己的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ngkaka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